2025年,住建部正式发布建筑业资质延续新规,明确资质延续不再考核企业业绩,但通过社保穿透核查、人员资质严审、动态监管强化等组合拳,推动行业“去空壳化”与规范化发展。新规将于2025年3月31日起全面实施,企业需在资质到期前6个月提交申请,逾期将面临资质失效风险。根据住建部建司局函市〔2023〕116号及各省补充文件,政策核心变化可概括为以下三点:
1. 社保匹配刚性化
连续3个月社保缴纳:企业主要人员(注册建造师、技术负责人)需在申报前3个月内由企业连续缴纳社保,且缴费单位与申报企业一致。
退休人员限制:未满60周岁的退休人员,即使持有建造师证书,亦不可作为资质申报的有效人员(含新办、增项、延续)。
社保异常风险:外省技术负责人通过支付宝合并社保导致信息异常(如显示“虚拟单位”),可能直接触发系统退回。
2. 资质换证与捆绑清理
三级资质需升级或注销:2025年3月31日前,含三级资质的企业需完成换领二级资质或注销,否则影响延续申报。
“一延五”模式推广:江苏、广东等地允许企业以1年有效期二级资质过渡,同步申请5年延续,简化业绩要求。
3. 动态核查后置与材料合规
材料真实性承诺制:企业需对申报材料(如社保、人员信息)的真实性负责,非注册人员采取告知承诺方式,但需录入基本信息。
设备与厂房核查:设备发票需备注与资质标准匹配的参数(如“100吨/小时沥青设备”),厂房面积可累计自有与租赁部分。
二、资质延续(5年期)实操要点
1. 人员配置要求
注册建造师:需满足资质标准数量及专业要求(如建筑工程总承包二级需4名建筑工程专业建造师),且年龄≤60岁并由企业缴纳社保。
技术负责人:需具备8年以上技术管理经验,高级职称或一级建造师资格,且社保与申报企业一致。
非注册人员:职称人员、技术工人需满足资质标准数量,社保采取告知承诺,但需录入基本信息。
2. 社保匹配关键细节
时间节点:申报前3个月的社保需连续缴纳(如2025年3月申报,需提供2024年12月-2025年2月记录)。
跨省人员处理:外省注册建造师需提供注册轨迹截图,社保异常时需补充原参保地证明。
退休人员替代方案:可聘为顾问或培训导师,但不可作为资质申报有效人员。
3. 申报流程与时限
提前6个月申请:资质到期前6个月需提交延续申请(如2025年9月到期,需在2025年3月前申报)。
逾期补救窗口:对于2024年12月31日后资质到期的企业,在有效期之前申请延续业务被打回,则在过了有效期后3个月内整改到位上报依然受理(如:资质2025年1月30日到期,则整改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之内 。
4. 风险案例警示
社保断缴被拒:某企业因申报时仅提供3个月社保(需2-4月),直接被驳回,错失1.2亿项目。
资质捆绑未清理:某企业因未注销三级资质,延续申请被退回,丧失投标资格。
三、企业应对策略:合规为王,早行动早受益
1. 建立内部预审机制:提前3个月启动自查,预留3次材料预审,提升通过率(合规企业过审率高2倍)。
2. 优化人员结构:优先招聘年轻技术骨干,定期核查社保系统,避免依赖退休人员。
3. 关注地方政策差异:登录“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”获取个性化提醒。
Copyright © 2026 贵州嘉益版权所有 黔ICP备20002637号-7 XML地图
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